(6分)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的问题: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实验器材: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
实验方案:
Ⅰ、取相同的两个培养皿,编号1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Ⅱ、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Ⅲ、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Ⅳ、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是 。
(2)设计2号实验的目的是 ,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乏 。
(3)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能否说明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
(4)想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必须对原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的同时,还应向 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 。
(8分)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丙标签。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丙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请推测:一段时间后,_____瓶中(甲、乙、丙)的蚯蚓蠕动会明显减弱。
(2)该实验中,甲和乙可为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因此可说明:环境中的_____能影响蚯蚓的生活。
(3)为进一步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择将甲瓶放在明亮处,那么应将_____瓶放在黑暗处。
(4)若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探究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生存有没有影响的实验:可以取甲乙两瓶,甲瓶中放入______________的土壤,乙瓶中放入______________的土壤;放入等量且生活状况一致的蚯蚓。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5)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应让蚯蚓皮肤保持_____,因为蚯蚓的皮肤具有_____作用。
某同学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纸片将叶片的A处从上下两面遮盖,B处暴露在阳光下(如图)
③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片④将叶片水浴加热,叶绿素溶解后取出漂洗
⑤向叶片滴加碘液⑥冲洗碘液观察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的操作目的是。
(2)步骤④中,水浴加热,溶解叶绿素时选用图二中的装置(填a或b)。
(3)滴加碘液后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处变蓝(填A或B),原因是。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的平衡。
探究请回答问题(每空一分,共6分。)
⑴菜青虫是菜粉蝶的_________。
⑵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①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
③找到菜青虫的卵后,将菜青虫的卵隔离孵化发育幼虫隔离饲养,从卵开始隔离的目的是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_________,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
④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莴笋叶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儿取食。这一步骤中,实验组是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
⑤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有人用容易获得的且便于观察统计的黄粉虫替代鼠妇做实验,效果很好。据此,请将下面的探究步骤补充完整。
(一):光会影响黄粉虫的生活吗?
(二)作出假设:
(三)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条黄粉虫,木盒。
实验装置:利用木盒和课本,如何创造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
方法步骤:
1.全班分成6~8个小组进行实验。
2.将黄粉虫放入实验装置,在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黄粉虫,静置2分钟。
3.每分钟统计一次阴暗处和明亮处的黄粉虫的数目,统计10次。
(四)实施计划:
按照上述试验方案做实验。得出以下结果:
环境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7分钟 |
8分钟 |
9分钟 |
10分钟 |
11分钟 |
阴暗 |
6 |
6 |
7 |
8 |
9 |
8 |
7 |
7 |
8 |
8 |
明亮 |
4 |
4 |
3 |
2 |
1 |
2 |
3 |
3 |
2 |
2 |
其中,本实验的变量是。
(五)得出结论:。
(六)表达和交流:为什么要选用10条黄粉虫?
。
某学生设计了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在两根相同的玻璃棒上各捆上3颗同种的种子,并分别编号(如右图)。将甲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乙放入冰箱,几天后观察。
(1)图中1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3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5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得知,2号种子能够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3)该实验方案中实际上包括三组对照实验,其中2与5对照组,主要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设计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与4能构成一组对照吗?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