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观察到        ,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平面镜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测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小石的质量是g,再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测小石块的密度ρ1=kg/m3;小丽做实验时,先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为ρ2,则ρ2ρ1(“>”、“<”、“=”)。

甲乙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对有关的问题分析如下:
(1)他们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着木块沿长木板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力。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他们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实验中应用了的研究方法。
(3)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

“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俐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导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最大的是第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

酱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小明用手提起一瓶酱油,凭经验感觉它密度要比水大,但到底是多大?于是他用一架天平、一个空玻璃瓶和水(密度用ρ表示)测出出了酱油的密度。
(1)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③中的实验操作并用相关字母表示出所测的物理量;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②再用天平测出瓶子盛满水后的总质量

(2)则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酱油
(3)小明反思自己的测量过程后认为:即使上述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天平非常精确,测量值也会略小于真实值。他做出这样猜想的理由是

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

(1)图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他们点燃酒精灯后即开始计时,当水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的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则他们测出的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若杯中装有0.1kg的水,初温是48℃,当水沸腾时,水至少吸收了____________ J的热量。己知c="4" 2×103J/(k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