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山脉和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回答小题 图中甲山脉的名称是
A.南岭 | B.秦岭 | C.天山 | D.喜马拉雅山 |
①地的1月平均气温的是
A.大于0℃ | B.大于5℃ | C.小于0℃ | D.小于5℃ |
②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是
A.小于200mm | B.介于200mm到400mm之间 |
C.介于400mm到900mm之间 | D.大于800mm |
“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我国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按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海域航行一周,它所经过的大洋顺序依次为: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
小明向他的美洲朋友介绍亚洲的“世界之最”,其中错误的是:
A.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
B.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
C.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
D.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
读下列世界局部地区地图,完成以下题。有关图中甲、乙、 丙、丁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地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 | B.丙地终年盛行东南风 |
C.甲、乙两地终年炎热干燥 | D.丁地夏季盛行西南风 |
有关四地所在国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所在国家以黑色人种为主 |
B.乙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石油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
C.丙地所在国家的经济高度发达 |
D.丁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
读下图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题。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A.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
D.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 |
该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读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图,回答以下问题。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A.这里曾经是海洋
B.生物在不断进化
C.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根据板块运动的观点,喜马拉雅山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 |
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
D.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