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他们(奴隶)容易捕获。这桩买卖的最重要最发财的中心是……提洛岛,这里一天之内可以进出几万名奴隶。……原因是,迦太基……被摧毁之后,罗马人变得非常富裕,役使大量奴隶。海盗看出用这种方式赚钱是多么容易,于是海盗在各地兴起,自己去袭击和贩卖奴隶。”
材料二:“每一个罗马人……都会给自己多买奴隶,许多人拥有一两万或更多的奴隶。”
材料三:“有人将工具分为三类:会说话的工具、半哑巴工具和哑巴工具。会说话的工具包括奴隶,半哑巴工具包括牛,哑巴工具包括车子。”
材料四:“当今,干活是由锁着链条的脚、受过刑罚的手、烙上印记的脸来干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什么情况?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
(3)材料三和四说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为筹建新中国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府主席。确定了国旗、代国歌、国都和纪念方法,还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材料二:
(1)材料一指的是哪次会议?它通过一个文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该文件的名称是?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3)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有何历史意义?以后每年的这一天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三个盛世局面。(6分)
(2)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事例。(2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3)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隋朝君主。(1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4)结合本主题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与唐朝时期的什么制度有关?(2分)这一制度中常设的科目有哪些?(2分)从材料中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其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这句话是唐太宗说的,由此可看出其民族政策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3)列举三个表现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具体史实。(3分)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三条唐朝繁荣的原因。(3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1)上述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概括该制度的特点。
(2)材料二中图一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请说出该钱币当时的名称。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货币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的名称、出现的时期及地区。
(4)结合两幅图片及学过的知识,请说出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有交流才有发展。历史证明:走改革开发、和平发展之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1)写出材料一中两人的姓名及其主要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市舶”指什么?宋朝政府对此持什么态度?
(3)通过阅读以上材料,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应该怎样以古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