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实验方法为我们探索物质的世界提供了一把金钥匙。下列实验方法及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汽油和水,不可通过分液方法分离 |
| B.因为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常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
| C.必须在通电时,熔融氢氧化钠才能发生电离 |
| D.能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 |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是
| A.ICl+H2O=HCl+HIO | B.2K+2H2O=2KOH+H2↑ |
| C.2F2+2H2O=4HF+O2 | D.2Na2O2+2H2O=4NaOH+O2 |
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的是
| A.把溴水滴加到氯化亚铁溶液中 |
|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
| 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
| D.把少量氯气通入到淀粉碘化钾溶液中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
B.NH3的电子式:![]() |
C.硫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D.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 |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发现的所有元素占据了周期表里全部位置,不可能再有新的元素被发现 |
| B.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加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
| 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
| D.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
某校活动小组为探究金属腐蚀的相关原理,设计了如下图a所示装置,图a的铁棒末段分别连上一块Zn片和Cu片,并静置于含有K3Fe(CN)6及酚酞的混合凝胶上。一段时间后发现凝胶的某些区域(如下图b示)发生了变化,已知Fe2+可用K3Fe(CN)6来检验(呈蓝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发生的电极反应式:Fe-2e-= Fe2+ | B.乙区产生Zn2+ |
| C.丙区呈现红色 | D.丁区呈现蓝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