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6分)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家庭成员之间、同学之间、左邻右舍之间口语交际所使用的语言,往往是最新鲜、最活泼的大众化语言,收集这样的语言,往往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些语言现象,从而更好的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一: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两个)
另类 菜鸟 迷你 草根 热卖
答: 活动二: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对他的孙女来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探究发现: 活动三: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
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
学生:哦,我明白了!
老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
学生:
老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综合性学习
校学生会准备举行主题为“我与文明同行”的座谈会,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需要你去解决。拟写标语。请你紧扣座谈会的主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②不超过20个字。)
在座谈会上,学校小记者张华出示了游览公园时拍摄到的一组镜头。
镜头一:【公园一角,林深景幽,杆杆劲竹,刻满“××到此一游……”】
①面对此景,请你写一段规劝游览者的文字。
镜头二:【公园门前的十字路口,4名行人看见红灯已经亮起,看看左右两边没有车驶过,就直接从斑马线上穿过。在绿灯亮起前几秒钟,又有3名行人在车流中穿行】
②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违规行为,请你向交管部门提一条合理建议。
今年春节黄金周,无锡惠山古镇接待游客接近70万,创下开放以来的历史之最。游人不仅可以在众多祠堂内参观游玩,一些著名景点还都安排了各种展览和演出。不过,5月7日记者从市物价局确认到,从5月20日起这些免费的文化大餐或许以后享受不到了,部分景点将开始统一售票。票价暂定为中国泥人博物馆:30元/人、次;惠山园(李公祠):10元/人、次;留耕草堂:10元/人、次;杨藕芳祠、顾可久祠、范仲淹祠、周濂溪祠、倪云林祠、陆宣公祠、徐孺子先生祠共7个祠堂合并票价为:30元/人、次;从免费到收费的突然转变,引起市民的热议。有人认为公共资源不应沦为收费工具;有人认为收费有利于重点文物的保护,也有人认为收费会影响人气和生意……
请你就此事发表看法,并作简要分析,不少于80字。
上午第一节课后,窗外艳阳高照,九(7)班教室依旧灯火通明。作为校学生会干部,你找到该班班长韩梅梅,你这样对她说:
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幅对联。(选作一个)注意:①内容与节日有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下联:
(2)中秋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下联:
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语义相近的句子。
例句:心正则笔直。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清代的著名小说家曹雪芹,茅屋瓦舍,历十载批阅之苦,不是写下了气势恢弘、柔情万种的《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