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使斜面水平向左以速度v匀速移动距离l. (物体与斜面相对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体对物体做的总功是0 |
B.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l |
C.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μmglcosθ |
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做功的功率为mgvcosθ |
某同学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电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得到了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虚线所示),图中的一组平行实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图中的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线,a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b点的电势能 |
B.不论图中的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线,a点的加速度一定等于b点的加速度 |
C.若图中的实线是电场线,则电子在a点的动能较小 |
D.若图中的实线是等势线,则电子在a点的动能较小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和电压表V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触点P向左移动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
B.小灯泡L变亮 |
C.电容器C上的电荷量减少 |
D.电源内阻r消耗的功率变小 |
物理学中的许多规律,都是通过实验直接发现或间接证实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A.赫兹通过实验首次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
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
C.奥斯持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
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定了万有引力恒量。 |
如图所示,有一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的直线边界,其左下方有一正交的匀强电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5/3T;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场强E=mg/q=10N/C,一质量为m=2×10-5kg,电荷量q=+2×10-5C的小球从边界上N点正上方高为h=0.2m处的M点静止释放,下落到N点时小球瞬间爆炸成质量、电荷量均相等的A、B两块,已知爆炸后A向上运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4h;B向下运动进入电磁场区域,此后A也将进入电磁场区域.g=10m/s2求:
(1) B刚进入电磁场区域的速度v1?
(2) B第二次进入电磁场区域的速度v2?(3)设B、A第二次进入电磁场时,与边界OO'交点分别为P、Q,求PQ之间的距离.
如图正方形线框abcd长为L,,每边电阻均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cd轴以角速度ω转动,c、d两点与外电路相连、外电路电阻也为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断开时,电压表读数为![]() |
B.S断开时,电压表读数为![]() |
C.S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 |
D.S闭合时,线框从图示位置转过π/2过程中流过电流表的电量为BL2/7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