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或传递不可能由 ( )
A.轴突→树突→细胞体 | B.轴突→细胞体→树突 |
C.树突→细胞体→轴突 | D.细胞体→树突→轴突 |
如图为真核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d指细胞核,因其有核孔使其具有全透性 |
B.c指细胞膜,其糖蛋白与细胞间信息交流有关 |
C.e指细胞质基质,其只能消耗ATP,不能产生ATP |
D.h产生的二氧化碳被g利用时需穿过4层磷脂分子 |
下图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1具4层磷脂分子 | B.图中5是指高尔基体 |
C.图中7是暗反应的场所 | D.图中8处可产生CO2 |
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若这些短肽都不是环状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以及将此具有51个氨基酸的肽链水解产生这些短肽时所需水分子数依次是( )
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 |
短肽的肽键总数 |
所需水分子数 |
|
A |
4 |
50 |
50 |
B |
9 |
42 |
42 |
C |
9 |
42 |
8 |
D |
9 |
41 |
9 |
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 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
B.6 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
C.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K+、NO)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衰老也就意味着个体的衰老 |
B.老年斑的出现是因为细胞衰老时酶的活性降低而引起的 |
C.染色体两端有起保护作用的端粒,端粒被“截短”后会影响正常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细胞出现各种衰老特征 |
D.细胞的衰老对个体而言是具有消极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