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
|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
| 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只在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
| D.当代,人们正在积极寻求适当的途径和方式解决环境问题 |
下图中,大圆为晨昏线,M点纬度为70°,且该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P点线速度为0,图中阴影区与非阴影区的日期不同。读图回答1-2题。
若图中日期为3日和4日,则北京时间为
| A.3日2时40分 | B.3日21时20分 |
| C.4日2时40分 | D.4日21时20分 |
有一架飞机准备从Q点起飞,沿图中虚线示意路线飞行,至M点降落,则
| A.飞机飞行方向保持不变 | B.飞行中一直阳光普照 |
C.航线是Q M两地间最近距离 |
D.飞机将飞越太平洋上空![]() |
下图所示为某时刻昼半球侧视图,OM为赤道,回答第1-3题。
该日,太阳直射在
| A.赤道上 | B.北纬20°纬线上 | C.南纬20°纬线上 | D.北回归线上 |
图中
A.北半球各地昼长达 全年最大值 |
B.M地昼短夜长 |
| C.E地以北昼长24小时 | D.F地出现极昼现象 |
图中各地地方时
| A.E地为0时 | B.O地为18时 | C.M地为24时 | D.F地为6时 |
下图表示春节期间某日四地昼夜长短比例示意,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则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的是
A.甲 乙丙丁 |
B.乙甲丁丙 | C.乙甲丙丁 | D.丁丙乙甲 |
图中的四条折线所表示的纬度与数码相对应的一组正确的是
① 23°26′N② 赤道③ 20°S④ 66°34′S
A.① —G②—H③—N④—M |
| B.①—M②—N③—G④—H |
| C.①—H②—M③—N④—G |
| D.①—G②—M③—N④—H |
下面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形,斜线部分是3月21日,表示武汉3月22日5时的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