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校组织义务劳动,某班班主任老师让学生提出劳动量分配的方案。一个男生说:“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劳动,这样最公平。”一个女生反驳说:“这样不公平,我们女同学力气小,应该有差别地分配劳动量才公平。”为此,大家围绕“什么是公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由此可见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思维的争辩 
③哲学争论的根源在于思维的出发点不同 ④生活处处有哲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从文化角度来说,教育
①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和文化发展的走向
②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③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据此回答31-32题:
“城市文化的多元与文化融合”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之一,这个主题一提出就深受各国欢迎,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创新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 ①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②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③蕴涵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④说明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010年2月27日,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谈读书心得时说:“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可以直接推动社会发展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D.文化可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3月27日晚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个城市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当晚8点半开始渐次“接力”熄灯一个小时,以此警示世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关爱地球家园。回答28-29题:
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应该关爱地球家园,每个人的小小举动可以对最终结果有巨大的影响。这一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价值观对人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自己的后代那儿借来的。”从哲学上看,这句话启示我们

A.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B.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要重视量变,积极促成质变 D.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美国纽约有一种特别的迎接新年的方式,人们直接把信件、成绩单、银行账单,或者把不开心的事情写在卡片上,投入时代广场上的一台巨大粉碎机里粉碎,从而以崭新的心情迎接新年。该做法
①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虚幻的反映
③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④承认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