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侍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

A.孝、廉的选官标准 B.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
C.科举考试的办法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太祖时期规定,由刑部复核各地重大案件;宋太宗时,在中央设审刑院,各地重大案件,先由大理寺断定,再报审刑院评议成文,上奏皇帝。审刑院不归宰相统领,直属皇帝。这表明北宋时

A.已经形成了权力部门分立的政治体制
B.已经形成了司法独立的体制
C.司法相对公正
D.避免了冤假错案

在选官用人方面,科举制较之九品中正制公平。因为在科举制下选拔的官员

A.都是具有治国才能的人 B.都是中小地主出身
C.大多出身于农民 D.依据的标准相对客观

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个机构应是

A.门下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礼部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但在我国封建社会,这种嫡长子继承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经济的发展 B.巩固“一家一姓”统治的需要
C.宦官或外戚专权局面的出现 D.血缘观念淡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