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
|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
据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
| A.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 B.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 |
| 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
| D.国人受到新型商业模式利润的刺激 |
2015年央视3.15晚会主题“消费在阳光下”曝光了11大类商品的不良信息,汽车、移动通讯、小型家用电器等赫然其列,让消费者心惊。汽车、电话这些我们熟知的大众消费品产生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 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 D.新经济时代 |
建造于1889年的埃菲尔铁塔,即是当年的最高建筑,也被用作无线电发射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发射站的。由此可知,埃菲尔铁塔成为法国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为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 |
| B.曾是世界最高建筑,引领着现代建筑风潮 |
| C.代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力水平 |
| D.科技含量高,建造技术先进 |
钱乘旦、许洁明合著《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 A.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
| B.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 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
|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
近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历了由手工工场到工厂制度的演变。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 | B.资产阶级革命 |
| C.世界市场扩大 | D.殖民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