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山市 (清)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顾惊疑顾:看 |
B.始悟为山市始:才 |
C.惟危楼一座危:危险 |
D.或凭或立,不一状凭:靠着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始悟为山市知之为知之 |
B.尘气莽莽然然数年恒不一见 |
C.而楼上人往来屑屑任重而道远 |
D.邑八景之一也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所说的“山市”,与“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 |
B.山市出现的高潮阶段是危楼的出现。 |
C.本文是以时间的线索来描写山市的变化,有许多表时间性的词语作为提示。 |
D.将“山市”说成是“鬼市”是作者的封建迷信的思想在作祟。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①。梁之边亭人劬力②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③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④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⑤,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⑥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⑦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赧⑧然愧,以意自闵⑨也。告吏曰:“征⑩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注】①数:方法。②劬(qú)力:辛勤劳作。劬,勤劳。③窳(yǔ):懒惰。④搔:翻动。⑤尉:主管军事的官员。⑥褊(biǎn):气量狭小。⑦行:巡视。⑧赧(nǎn):因羞惭而脸红。⑨闵:忧虑。⑩征:调查,追究。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
①因 夜 往 窃 搔 梁 亭 之 瓜
②楚 亭 旦 而 行 瓜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因 请其尉()②楚亭怪而察之 ()
③因具以闻楚王()④此梁之阴让也()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一样的选项是:()
A构怨,祸之道也孔子曰:何陋之有(《陋室铭》)
B乃谢以重币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C楚亭旦而行瓜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捕蛇者说》)
D则乃梁亭之为也至则无可用 《黔之驴》)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②征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
(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①入京,里中醵金赆行②。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曰:“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曰:“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③以抚之。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可恻然,计橐中装④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
【注】①计:计吏,考察官吏的官员。 ②醵:聚集钱财;赆:临行时赠送礼物。
③熟羊:地名。 ④橐中装:指珠玉之类的财物。下列句中的“以”与“因城熟羊以抚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
A.不以物喜 | B.而吾以捕蛇独存 |
C.以激怒其众 | D.醒能述以文者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侯可入京应诏,回乡后将钱全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出他自律不贪的良好品格。 |
B.侯可任地方官政绩卓著。在巴州化城时,订立规约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当地“尚鬼废医”“娶妇责财”等陋习。 |
C.西夏寇边时,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骑到了边境,他设计迷惑敌人有功,被韩琦推荐作了泾阳知县。 |
D.侯可的朋友去世,他“鬻衣相役”以葬,并用所“馈白金”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办嫁妆;友人父病无钱医治,侯可把自己的财物全给了他。其义举获得人们交口称赞。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比还 比: ②娶妇必责财 责:
③因城熟羊以抚之 城: ④急人之急 急:翻译下列句子。
(1)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
(2)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②;以封其子击③。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④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⑤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⑥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 】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 在今河北北部,先后为魏国和赵国所灭。③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 ④任座:人名,与下文中的“翟璜”都是魏国的大臣。⑤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只得惶恐走出。 ⑥向者:先前,刚才。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克之()‚君仁则臣直()翻译下面的句子。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任座和翟璜各自表现出什么特点?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单,门人弟手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腾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窝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本文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 (人名)。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援疑质理()②礼愈至()
③持汤沃灌()④同舍生皆被绮绣()从作者的成长中我们不难看出,除勤奋刻苦外,他还有许多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借鉴,请你把体会最深的两点写在下面。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青少年时期的作者所思所行尽在于这种"好"与"乐"中,选文部分写了他好学乐学的种种情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件事。
作者谈及青少年时期"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时,运用肖像描写,分别描述了自己和同舍生的服饰,这是怎样的写法?他借此赠给马生的精神礼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