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简称“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并一改以往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提法,指出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突显消费的重要性。“十二五”规划还指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国强”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从追求“国强”到“民富”的转变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型和微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一些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等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如加大信贷支持,减半征收所得税、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要求调整产业结构、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材料中国家的救企政策体现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材料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 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提升老百姓的消费信心,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情况
材料二近年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政府着眼全局统筹,更加注重于地区差异的缩小,更加注重于加强财政投放以促进民生的改善,更加注重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10分)
2012年7月9日,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
材料一拥有节能、环保等百般好处及庞大的产销目标的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仍飞不到寻常百姓家呢?半数人认为新能源车价格偏高:一方面,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企业研发投入大,产品成本高,特别是动力电池价格高昂,成本要占整车造价的二分之一;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高涨,而更多的还是在造势,现实产量和保有量并不高,可选车型不多。
材料二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知识,分析说明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的依据。(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的消息,让中国网友兴奋不已,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这一金字招牌,将极大地扩大莫言在国内和国际的知名度,将对中国文化产业产生助推作用,从而形成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个子品牌,有利于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以下是网络上网友对莫言获奖原因的分析:
“莫言的获奖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今后会让中国文坛拥有更多憧憬和遐想.”
“了解国外大众的需求,让作品被国外读者理解并被需要,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写作要站在人性的高度,放手去写人,超越地域、种族等界限"
“中国元素是制胜法宝,莫言的作品就是以表现家乡人民的生活、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民族风情而征服了诺 奖评委。”
“必须向西方学习,以“拿来主义”的方式洋为中用。”
“作品必须被翻译,必须在西方受众中具有认知度”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