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理小组以“案例法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为课题展开地理探究活动。下面是该小组整理的部分资料及课题。假如你是参与者,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导致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如图为自然带谱与热量、水分关系图。
材料二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自然带类型及其分布有着明显差异。如图为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图。
(1)材料一中,假设从亚欧大陆中纬度的西部向中部考察,则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体现了自然带从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主要受 条件影响较大。这种分异规律在 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2)材料二中,珠穆朗玛峰北坡的雪线比南坡 (高或低),主要原因是 。
(3)珠穆朗玛峰南北坡自然带差异大,南坡山麓到山顶 地域差异显著;这种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的纬度、 密切相关。
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现谷底荒漠、北壁林术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
(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读图,回答:
(1)判断下面的剖面图与地形图中哪一条剖面线吻合:
A. A---A’ B.B---B’ C.C---C’
(2)图示的地形类型是。
(3)图中最高的等高线是米,最高.最低两条等高线垂直高差为
米。
(4)若在东部从南到北修一条平缓的公路,应选择在海拔至米之间的高度修建。
(5)计划在D处修建水坝,若水坝在图上的长度为0.5厘米,则水坝的实际长度应是米。
下表为某季节某日地球上部分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节气为北半球的。
(2)当太阳直射180°经线时,请在图中画出此刻夜半球(用阴影表示)的范围。(虚线为南北极圈)
(3)此时地方时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4)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N以北地区的正午日影都朝北
B.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C东北林海雪原吸引大批游客
D.广东可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E 北京的小学生正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5)若该日甲地(20°N,50°E)的昼长为13时14分,则乙地(20°S,130°W)的昼长为,日出时间是当地地方时。
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和“各类地形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例扇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反映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的影响是。
(2)写出图甲中代号表示的内容:山脉:②③。地形区:A.,B.,C.。其中作为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填序号)
(3)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复杂多样。如图乙所示,我国各种地形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图中字母M代表的地形类型是
(4)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经济发展中有何优势?
极地地区为科学研究和考察的天然场所。自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对南极进行了25次科学考察,对北极进行了3次科学考察,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开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大洋名称:A.,B.,C.。
(2)中山站在长城站的方向。这两个考察站中,距离北京较近的是。
(3)我国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4)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的时间都是在2月份,建立北极科考站的时间应是月份,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