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讲座的题目包括:《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
A.光荣革命 | B.工业革命 |
C.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 D.危机中的帝国 |
以“加强南南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繁荣”为主题的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 60 周年 纪念活动系列会议 19 日在雅加达开幕。关于 60 年前的这次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代表团是由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乔冠华率领 |
B.会议主题是保卫和平、争取独立和发展经济等 |
C.周恩来在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会议重点讨论了在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问题 |
“谋深虑远,实为经国宏谟,固为收江海之利,以与洋商争衡,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之机,尽在此举。”此话最有可能在高度评价
A.轮船招商局 | B.江南制造总局 |
C.安庆内军械所 | D.发昌机器厂 |
晚清上海的报刊上,曾展开过一场有关于俭与奢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人认为“裕国 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盖自有其道也。此道若得,则上下皆富矣,何 至有患贫之时?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应该是
A.西式生活方式传入的影响 |
B.传统观念受到洋务思想冲击 |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
D.节俭传统不利于国货的销售 |
《南京条约》签订后,由于不了解国际惯例,中国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之后,清政 府在改订关税税率的谈判中,坚持要求“进口税重,出口税轻”。直到 1902 年,中外商约谈判,进口税由 5%增至 12.5%。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A.清政府提高进口税是为保护民族工业 |
B.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属于国际惯例 |
C.清政府降低出口税是为抵制外资侵略 |
D.改订税率后清政府掌握关税主动权 |
魏晋时期,佛教成为豪门世族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而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 家从唯物主义观点展开了反对佛教唯心主义的斗争。隋唐佛教更加发展,而以韩愈为代表的中小地主学者举起了排佛的旗帜。材料表明
A.阶级斗争是推动思想进步的根本原因 |
B.思想领域的斗争是社会矛盾的反映 |
C.唯心主义思想一直占据官方统治地位 |
D.唯物与唯心之争推动社会思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