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
(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3)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
【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实验结论】
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分析应用】
(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中。
(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
(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实验设计题
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探究“蚂蚁是通过什么来寻找食物的?”(提示:可以考虑味觉、视觉、嗅觉或者其他)
你提出的问题是:
你的假设是:
你的探究方案是:
下面是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示意图,具体步骤如下: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把一片叶的一部分从正面和背面遮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 照射3~4小时。
(3)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4)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色变成色。
(5)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上滴加碘液。这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6)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色。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实验题
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人体有害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实验材料】修正液、小白鼠6只、米饭、水、关小白鼠的笼子。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方案】
【现象】
【结论】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中一昼夜,选取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一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以起到___________作用。
(3)图二是对叶片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__________。图中标号___________代表的是酒精。
(4)脱色过程中,盛有叶片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成___________色。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黄白色。
(5)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蓝色说明该部分含有___________。
(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外在条件。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他们设计了如下表所示方案,试分析回答题。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
A.水量 B.温度 C鱼数量、D.鱼呼吸次数如果你做这个实验,你将根据什么判断金鱼的呼吸次数
A.金鱼的游泳速度 | B.金鱼的心跳频率 |
C.金鱼的鳃盖或者口每分钟开闭的次数 | D.烧杯中出现的水泡数 |
上述实验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组重复组,你认为下列有关说法确切的是
A.没有必要,各设一组就能看到实验结果 |
B.没有必要,两个组出现差异的话,就说明实验失败 |
C.有必要,一组结果不准的话就可以看另一组 |
D.有必要,可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
请你预测以下实验结果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温度的降低或升高都不会影响金鱼的呼吸 |
B.①②组与③④组呼吸次数均比⑤⑥组少 |
C.①②组与③④组呼吸次数均比⑤⑥组多 |
D.①②组呼吸次数较⑤⑥组少,③④较⑤⑥组多 |
结合本实验,你推测金鱼吞入的水从鳃流出时,其成分发生了怎么的变化
A.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减少 |
C.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
D.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