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K+、HCO3—、Ca2+ | B.OH-、Na+、Mg2+、HCO3— |
C.Na+、SiO32—、H+、Cl- | D.K+、H+、Cl-、NO3—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的是()
A.CH4 ( g ) + 3/2O2 ( g ) = 2H2O ( l ) + CO ( g )△H1 |
B.S ( s ) + 3/2O2 ( g ) = SO3 ( s )△H2 |
C.C6H12O6 ( s ) + 6O2 ( g ) = 6CO2 (g) + 6H2O ( l )![]() |
D.2CO ( g ) + O2 ( g ) = 2CO2 ( g )△H4 |
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 B.反应物量的多少 |
C.反应物的性质 | D.反应的快慢 |
时钟反应或振荡反应提供了迷人课堂演示实验,也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测定含有I—浓度很小的碘化物溶液时,利用振荡反应进行化学放大,以求出原溶液中碘离子的浓度。主要步骤如是:
①在中性溶液中,用溴将试样中I-氧化成IO3-,将过量的溴除去。
②再加入过量的KI,在酸性条件下,使IO3-完全转化成I2。
③将②中生成的碘完全萃取后,用肼将其还原成I-,方程式为:N2H4+2I2=4I-+N2+4H+
④将生成的I-萃取到水层后用①法处理。
⑤将④得到的溶液加入适量的KI溶液,并用硫酸酸化。
⑥将⑤反应后的溶液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方程式为:
2Na2S2O3+I2Na2S4O6+2NaI经过上述放大后,溶液中I-浓度放大为原溶液中I-浓度的(设前后溶液体积相等)
A.2倍 | B.4倍 | C.36倍 | D.6倍 |
在一含Na+的澄清溶液中,可能还存在NH4+、Fe2+、I—、Br—、CO32—、SO32—六种离子中的几种。①在原溶液中滴加足量的饱和氯水后,有气泡生成,溶液呈橙黄色;②向呈橙黄色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③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存在![]() |
B.溶液中可能存在NH4+ |
C.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2+、I—、SO32— |
D.溶液一定呈酸性 |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不正确的是
A.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 |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 |
C.原混合酸中H2SO4物质的量为0.4 mol |
D.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