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
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
下列溶液pH最大的是
A.10%KOH | B.20%KOH | C.10%HCI | D.20%HCl |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①②③④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
正常人的体液pH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唾液(pH:6.6-7.1) | B.血液(pH:7.35-7.45) |
C.胆汁(pH:6.8-7.4) | D.胃酸(pH:0.8-1.5) |
下表为科学家通过研究获得的一些信息(“√”表示能够存活,“一”表示不能存活)
![]() 种类 |
6.5-7.0 |
6.0~6.5 |
4.5-6.0 |
3.0-4.5 |
溪红点鲑 |
√ |
√ |
— |
— |
小口黑鲈 |
√ |
√ |
— |
— |
黑头呆鱼 |
√ |
— |
— |
— |
牛蛙胚胎 |
√ |
√ |
√ |
— |
小龙虾 |
√ |
√ |
— |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研究的是水体pH变化对部分生物的影响
B.水体pH为3.0~4.5时,最适合这些生物生存
C.上述生物中,牛蛙胚胎在水体pH变化时存活范围最大
D.水体pH发生变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