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有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一电荷量为 - q的质点(重力不计),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虚线由M匀速运动到N,如图所示,已知力F和MN间夹角为θ,MN间距离为d,则
A.MN两点的电势差为![]() |
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C.带电小球由M运动到N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了![]() |
D.若要使带电小球由N向M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必须反向 |
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恒定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恒定的磁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电场 |
B.任何变化的电场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
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 |
D.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电场 |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少 |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
D.铀核(![]() ![]() |
E.α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
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0.2 m和x=1.2 m处,两列波的速度均为v=0.4 m/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A=2 cm。图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像(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0.2 m和x=0.8 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 m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两列波相遇后振幅仍然为2cm |
B.t=1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 |
C.t=1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 |
D.t=0.75 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M点 |
E.质点P、Q的起振方向都沿y轴负方向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
B.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可能为零,瞬时速度不可能为零 |
C.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
D.0 ℃的铁和0 ℃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
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2L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光滑的水平轴O,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A和质量为2m的物块B,由图示位置释放后,当小球转动到水平轴正下方时轻绳的中点正好在水平轴O点,且此时物块B的速度刚好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块B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
B.小球A从图示位置运动到水平轴正下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C.小球A运动到水平轴正下方时的速度大于![]() |
D.小球A从图示位置运动到水平轴正下方的过程中,小球A与物块B组成系统机械能守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