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
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
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
| B.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
| C.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
| D.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
某温度时,一定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X(g)+bY(g)
cZ(g)+dW(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至原来的2倍,当再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状态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是()
| A.平衡正移 | B.(a+b)>(c+d) |
| C.Z的体积分数变小 | D.X的转化率变大 |
当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充入氩气,平衡一定不移动的是()
A.N2(g)+3H2(g) 2NH3(g) |
B.2HI(g) H2(g)+I2(g) |
C.PCl5(g) PCl3(g)+Cl2(g) |
D.2SO2(g)+O2(g) 2SO3(g) |
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正(N2)= v正(H2) | B.v正(N2)= v正(NH3) |
| C.2v正(H2)="3" v逆(NH3) | D.v正(N2)="3" v逆(H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pH值增大 |
| B.纯水中c(H+)与c(OH-)的乘积一定等于1×10-14 |
| C.某水溶液中只要c(H+)=c(OH-),则一定是中性的 |
| D.电离程度大的酸一定比电离程度小的酸pH值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