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K+ 、Fe3+、NO3- 、Cl- | B.Ba2+ 、Na+ 、Cl-、NO3- |
C.NH4+、K+、NO3-、Cl- | D.Na+ 、Al3+ 、Cl-、SO42- |
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泥沙 |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
C.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 D.用水冲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 |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 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 | B.△H1<△H2<△H3 |
C.△H1<△H2=△H3 | D.△H1=△H2<△H3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
A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
HNO3分解生成了NO2 |
B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C |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 |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
D |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 |
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6:1 | B.3:1 | C.2:1 | D.1:2 |
2011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倡导绿色消费、支持绿色生产、共建绿色家园”。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
B.提倡步行或利用自行车、公交车等交通工具 |
C.大力研发新型有机溶剂替代常见的水溶剂 |
D.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