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强 |
B.凡是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
C.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 |
D.强酸溶液的酸性一定强于弱酸溶液的酸性 |
已知反应4CO(g)+2NO2(g)N2(g)+4CO2(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CO)=1.5 mol·L-1·min-1 |
B.v(NO2)=0.7 mol·L-1·min-1 |
C.v(N2)=0.4 mol·L-1·min-1 |
D.v(CO2)=1.1 mol·L-1·min-1 |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下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溶液中的SO42-向铁电极移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 |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
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 溶液中的Cu2+向铜电极移动 |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Q1、Q2均为正值):
C(s)+O2(g) =CO(g) ΔH=-Q1 kJ·mol-1,C(s)+O2(g) =CO2(g) ΔH=-Q2 kJ·mol-1,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Q1<Q2 |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
C.由1 mol C反应生成1 mol CO气体时放出Q1 kJ的热量 |
D.1 mol CO2气体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干冰具有的能量 |
2008年10月8日,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16岁时,他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荣获“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
B.将水库中的水闸(钢板)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正极连接到一块废铁上可防止水闸被腐蚀 |
C.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合金的耐腐蚀性也都比其成分金属强 |
D.铜板上的铁铆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3e- = Fe3+,继而形成铁锈 |
在平衡体系2NO+O22NO2中通入18O组成的氧气,重新达到平衡后,则18O
A.只存在于O2中 |
B.只存在于NO2中 |
C.只存在于O2和NO2中 |
D.存在于NO、O2、N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