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 |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
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SO3- + H2O H2SO3 + OH-①
HSO3- H+ + SO32-②
向0.1mol·L-1的NaHSO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金属Na,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HSO3-)增大 |
B.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则c(H+) + c(Na+) = c(HSO3-) + c(OH-) +1/2c(SO32-) |
C.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Na+) = c(SO32-)>c(H+) = c(OH-) |
D.加入少量NaOH溶液,c(SO32-)/ c(HSO3-) 、c(OH-)/ c(H+)的值均增大 |
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起始浓度/(mol·L-1) |
反应后溶 液的pH |
|
c(HA) |
c(KOH) |
||
① |
0.1 |
0.1 |
9 |
② |
x |
0.2 |
7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 Kw/(1×10-9) mol/L
B. 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C.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 mol/L
D.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 温度/℃ |
1.0 |
2.0 |
3.0 |
810 |
54.0 |
a |
b |
915 |
c |
75.0 |
d |
1000 |
e |
f |
83.0 |
①b<f②915℃、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
③该反应的△S>0 ④K(1000℃)>K(810℃)
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某温度时,在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甲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当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分数与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X(g)+3Y(g) ![]() |
B.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X的转化率减小 |
C.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D.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
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
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
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