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正确的叙述有
① 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
② Ca(HCO3)2、Fe(OH)3、FeCl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③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是: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
④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均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
⑤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解、电泳、电镀、电化腐蚀
⑥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能透过滤纸,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⑦体积相同、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锌粒反应,醋酸生成的氢气较多
⑧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
B.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D.根据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
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Ⅱ为氨水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 |
B.a、b、c三点溶液的导电性:c>b=a |
C.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b>a |
D.用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与等体积的b、c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体积:Vb=Vc |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 =3的醋酸溶液中:c(H+)=c(CH3COO-)=3.0mol•L-1 |
B.Na2S溶液中:c(Na+)>c(HS-)>c(OH-)>c(H2S) |
C.pH =2的盐酸与pH =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H+)>c(OH-) |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
已知:FeCl3(aq)+3KSCN(aq)3KCl(aq)+ Fe(SCN)3(aq),平衡时Fe(SCN)3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与B点相比,A点的c( Fe3+)大 |
B.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V (正)<V (逆) |
C.加入KCl固体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
D.若T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B.无色溶液中:Al3+、NH4+ 、Cl-、CO32- |
C.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K+、Na+、SO42-、CH3COO- |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