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能‘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A.《人间喜剧》 | B.《唐璜》 |
C.《英雄交响曲》 | D.《向日葵》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全球区域经济组织数量变化统计示意图。下列对此示意图说明正确的是
A.区域集团化加剧了世界日益割裂 |
B.反映了全球闯贸易壁垒日益消除 |
C.说明世界国家间的政治同盟增多 |
D.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
2012年12月,莫言在参加瑞典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活动中演讲《讲故事的人》时说:“我必须 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对莫言的文学写作风格有重要影响的是
①浪漫主义②现代主义③古典主义④魔幻现实主义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A.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 B.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
C.封建文人有了臼由挥、洒之地 |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
导致下图(出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1980年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是:
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了农村的改革
②中国实行“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③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加速发展战略”陷于困境
④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