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197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届七次会议一致通过该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的决定。这主要反映出中国政府
A.积极推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 B.即将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D.后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
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这里的“变革”和“再生”主要是指
①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②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③“新经济”的出现④推行社会福利制策,逐步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
A.①②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梁启超曾称誉美国是“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他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各省政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前。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复为数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梁启超认为美国的共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
B.梁启超看到美国的共和政治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素 |
C.梁启超认为美国共和政治不宜推广 |
D.粱启超赞成在中国仿行共和政体 |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历史为邓小平的结论提供了历史依据是
A.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市场经济 | B.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计划经济 |
C.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 D.俄国1861年改革、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 |
“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实行粮食税制度 |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 D.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
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
C.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 D.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