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能晓然于敌人之鲸吞无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可见他已经认识到
①中国的对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抗战 ②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来争取胜利
③民心团结的重要性 ④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是抗战主战场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③ |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早年守寡,因害怕被婆婆卖掉而跑到鲁四老爷家做帮佣,但还是被婆婆卖给了贺老六。不料贺老六病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她怕死后被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鲁迅表达的思想主要是()
| A.痛斥封建礼教的本质 | B.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
| C.彻底否定传统道德 | 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
|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
|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
| 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
清初某思想家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A.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B.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
| C.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 D.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
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 |
| 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 |
| 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 |
| 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 |
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
| A.完全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 | 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 |
| 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 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