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鸿章致郭嵩焘的信中写道:“曾竭晤恭邸,极陈铁路利益……渠谓两宫亦不能定此大计……官绅禁用洋人机器,终不得放手为之……文人学士动以崇尚异端、光怪陆离见责。”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现代化处于困境 B.中国自强运动缺乏政治保障
C.国家实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

上海合作组织会徽 1979年邓小平访美

A.求同存异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睦邻友好 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李世安在《世界当代史》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这一外交原则的公布,受到国际舆论,特别是亚非拉和欧洲国家广泛的支持和响应,大大促进了亚非拉各国之间团结合作的发展。”这一“原则”是指()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一国两制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体现这一声音的国际舞台上的历史事件有( )
①1945年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②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③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④1967年欧共体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④

《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想不到远离家乡千里之外,还能投票!”远在广东珠海务工的村民蒙超,通过网络视频参加了村里“社区议事会”成员的选举。关于材料反映的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①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进程 ②加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约束力 ③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④切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