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仍有不少薄弱环节,民生领域欠账很多,人均财政收入少,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财政部门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调整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保障改善民生的支出,不断加大对中西部薄弱地区的支出,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让老百姓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观点,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合理安排财政支出。
浙江依海而生,与海为伴。浙江省对海洋经济的认识,是不断探索和提高的。1981年开始调研浙江海岸带,主要是从认识浙江海岸的家底、探索资源优势的角度出发,提出“念好山海经”的口号,做好渔(海洋渔业)、港(港口建设)、景(海洋旅游资源)、油(东海汽油田开发)四大文章。1998年提出发展海洋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大省,海洋优势资源排序变成了港、渔、景、油。2003年提出“陆海联动,建设海洋经济强省”。面对新一轮国际海洋竞争,2009年省委、省政府将“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主题。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2012年9月24日,环境保护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杭州签署《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共同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做到了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相结合。
结合材料说明浙江省对海洋经济的认识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观点的。
人口的增长应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在人口发展速度超过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时,应采取节制生育的政策,降低人口增长速度。但如果一味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也会带来国家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当前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已提前到来。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在逐步调整:1978年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11年,“双独二胎”(夫妻双方都为独生子女,可生二胎)政策已经覆盖全国;2014年起,“单独二胎”政策(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将陆续在各地实施。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哪些特点?
(2)在对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的认识上,实践是如何推动其发展的?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圆明圆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1)选择方案的过程也就是权衡利弊的过程。简述其中所体现与利弊的辩证关系。
(2)假如让你制订方案,首先应抓什么环节?在这个环节你主要应做哪些工作。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中间链条,成为国名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统计表明,物流业结束了过去十多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长,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到9%左右,同时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物流地价普遍超过80万元/亩,燃油价格高位运行,劳动力成本高,环保成本也逐渐显现。但近年来,受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带动,电商、快递、快运、食品、电子、快销、医药、冷链等物流细分市场却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物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整合,目前,领先企业通过流程再造、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挖掘物流整合潜力,发挥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此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给物流业带来了重大变革和新的挑战,专业化、一体化、个性化的物流模式创新,引领企业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
材料二:某市全方位建设宜居城市,该市强调宜居城市建设的确定要与本地经济实力相结合,不能盲目的追求规模大,功能全,应该量力而行,同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简要概括我国物流业在“新常态”发展阶段呈现出的特点,并从生产与消费的角度分析发展物流业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说明该地建设宜居城市的科学性。
“三农”问题事关中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大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让农业科技创新源泉充分涌流,需要政府构建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使人才、资本等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对创新的积极作用;需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需要健全创新法治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才能让农业科技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材料二:某县根据本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柠檬种植的优惠政策,该县已成为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其产量、规模、市场占有率占全国80%以上。但近年人们发现柠檬深加工产品的效益远比柠檬鲜果好得多,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进并帮助企业进行柠檬产品的深度开发。当地政府广泛听取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在保持原有优惠政策的同时又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产品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2)结合材料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知识,分析某县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措施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