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分)研究者将一只母鸡关在笼内(见下图),只许它伸出头来啄食。再用观察鸡的学习行为木板、铁丝等做一个食物槽,准备观察和研究鸡的学习行为。
食物槽上的有色塑料插片(一个为红色,一个为黑色)可以通过铁丝的拉动将食物杯盖住。食物杯为一凹窝,可放母鸡吃的谷粒。在实验前,让母鸡饿36小时,然后在一只上面有红色插片的食物杯里放上几粒谷子,再把杯子靠近母鸡,母鸡欲啄食时,迅速将红色插片盖上。当母鸡啄黑色插片时,拉开插片,杯里无谷粒。当母鸡再啄红色插片时,拉开插片,便可吃到谷子。通过多次训练后,母鸡就会只啄红色插片,而再也不去啄黑色插片了。
(1)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
(2)在做上述实验前,为什么要使母鸡挨饿? 。
(3)研究人员用了哪些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听长辈说制作生伴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
【查阅资料】: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
【实验操作】:
步骤一:淀粉碘溶液配制:取1克淀粉,加入100毫升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毫升碘酒溶液;
步骤二: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
步骤三:取等量蓝色淀粉碘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A、B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
【现象记录】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淀粉碘溶液+青椒和黄瓜混合汁 |
蓝色不消褪 |
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 |
蓝色褪去 |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不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 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
(2)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
(3)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
(4)请指出该实验存在的缺陷。
蚕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实验分为三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的统计表
分组处理 实验记录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
光线明亮而均匀 |
光线暗而均匀 |
|
实验I(5月份) |
15.48% |
7.5% |
4.92% |
实验II(9月份) |
17.17% |
8.85% |
4.50% |
总平均发生率 |
16.33% |
8.18% |
4.71% |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茧是蚕蛾发育过程的阶段,具有这个阶段的昆虫的发育被称为变态发育。
(2)该小组假设是。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
(4)通过本实验可知,该如何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鼠妇,也叫"潮虫"属于节肢动物。体呈椭圆形,长约15-20毫米,生活在陆地阴暗潮湿处,人们常在花园、花坛、山坡或草坪等处潮湿的花盆、石块或砖块下发现它。当人们移开花盆、翻开石块或砖块后,它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这是光在影响它的生活吗?
现在提供鼠妇2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纸板和玻璃板等供你选用,请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生活的实验。
⑴.提出问题:光照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⑵.作出假设:.
⑶.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形成阴暗的环境,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环境,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入5只鼠妇,10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鼠妇的数目,按此步骤重复实验3次.
⑷.实施计划:按上述实验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单位:只)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明亮 |
0 |
1 |
0 |
阴暗 |
10 |
9 |
10 |
⑸.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所做的处理是.
从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⑹.该实验中,变量是.
蚯蚓是常见的一种动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并完成后面的探究活动。
⑴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通过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蚯蚓的呼吸是靠完成的。
⑵探究蚯蚓在玻璃板和粗糙的纸上运动速度的快慢。
① 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制定计划:
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在2 min里蠕动的距离。
将这条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也测量它在2 min里蠕动的距离。
如此进行3次,求出蚯蚓在玻璃板和糙纸上各自运动的平均距离。
对比结果,得出结论。
④ 实施计划(按实验计划进行)
在观察过程中,你如何保证蚯蚓能正常呼吸?
⑤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瓶内均装入澄清的石灰水。
(1)如果气体的进出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A瓶__________,向B瓶_________。
(2)经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______ 瓶。
(3)(3)在本实验中,A瓶的作用是________,B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
(4)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5)人体呼吸获得的氧气最终到达,在部位被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