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状况下将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 =" (17V+22400)" / (22.4+22.4V) |
B.w =" 17c" / (1000ρ) |
C.w =" 17V" / (17V+22400) |
D.c =" 1000Vρ" / (17V+22400) |
已知:N2(g)+3H2(g) 2NH3(g) △H =-92.4 kJ·mol-1,在温度、容积相同的2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
容器1 |
容器2 |
反应物投入量始态 |
1mol N2、3mol H2 |
2mol NH3 |
NH3的平衡浓度/mol·L-1 |
cl |
c2 |
反应的能量变化 |
放出a kJ |
吸收b kJ |
体系压强/Pa |
p1 |
p2 |
反应物转化率 |
α1 |
α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l 一定等于c2 B.a + b = 92.4
C. p1 一定等于p2 D.α1 一定等于α2
如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 |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Z>Y>X |
C.Y、R形成的化合物YR2能使KMnO4溶液褪色 |
D.X、Z可形成化合物XZ5,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
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 2CO2(g) + 6H2(g) ![]() |
B.将某浓度醋酸溶液升高温度,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将变大 |
C.常温下,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水的电离程度变大,Kw变大 |
D.常温下,在饱和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钙固体,Cl2+H2O![]() |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 SO3(g)△H<0。下列各图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图I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
B.图Ⅱ表示t0时刻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C.图Ⅲ表示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D.图Ⅳ中a、b、c三点中只有b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ClO-、Ba2+、HCO3- |
B.Na+、Al3+、NO3-、SO42- |
C.Fe3+、K+、SCN-、Cl- |
D.Mg2+、NH4+、Fe2+、N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