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注重“民富”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在党的十七届七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央领导纷纷下到一线进行摸底调查,某省省长发布了《致该省网民的一封信》,信中表示,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架构下的沟通壁垒,使网民和政府之间的直接对话、平等沟通成为可能,欢迎网友“拍砖”、“灌水”。因此,有人认为只要政府允许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就能实现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
(2)请你谈谈“政府允许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就能实现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会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器,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这表明企业知名品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作用。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企业应如何打造知名品牌?

优势产业的培育,既与图中的四种因素的基本状况密切相关,又与这些因素能否相互促进有关。这一分析框架用图形表示如同钻石的顶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钻石模型”。

运用《经济生活》中相关知识,说明图中所列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为什么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高二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节约1度电,就相当于节省了0.5千克煤;如果全国10%的打印纸是双面打印、复印,每年可减少耗纸约5.1万吨,相当于节能6.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4万吨。对此,同学们纷纷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看法。
假设你也有微博,请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试着在你的微博上,围绕“发展低碳经济的举措及其理由”发布一段文字。(1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国学教育非常火热,我们应如何看待“国学”呢?章太炎先生曾告诫人们说,当国运日危、文化转型之时,光靠国学固然不足以立国,还要充分学习西学,但是国学不振而要复兴中华却是绝无可能的。

运用传统文化的特点,说明弘扬“国学”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端阳佳节景色新,龙舟竞渡闹盈盈。河面上,棹如飞,龙影跃动;河岸边,人如潮,欢声鼎沸。W市把保护传承、提升发展好龙舟文化作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品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方面和推进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予以引导推进,使之成为让老百姓高兴的重大民俗活动,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W市推动龙舟活动发展的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