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强”“求富”而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始中国近代化起步进程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 B.洋务运动 | C.戊戌变法 | D.新文化运动 |
据《新华社》对1972年1月—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与亚非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
B.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孤立新中国的图谋 |
C.外交活动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
D.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
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1960年为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有
A.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 B.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
C.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 D.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各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
C.“求同存异”、“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②香港回归后,中国遭受的殖民统治结束
③我国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④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①③④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是因为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C.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 | D.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