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四万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中写道:“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两次武装起义?
(3)毛泽东在《七律·长征》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导致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中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是什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你认为今天应该发扬哪些长征精神?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实力增强,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但变法遭受到了贵族的强烈反对,最终商鞅失去靠山后,被贵族车裂而死。回答下列问题。
(1)商鞅变法使国家强大了,那为什么还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哪个措施贵族最反对?
(2)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处死,可商鞅制定的新法并未废止,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这是为什么呢?
(3)你认为商鞅为变法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值得吗?为什么?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什么学派创始人?
(2)他的思想主张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有哪些?
(3)当今社会倡导构建和谐社会,请用孔子的思想来解释,作为一个初中生日常该怎么做到“和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材料三 “周公教导成王说:‘你地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纳贡。
材料四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致,举烽火,诸侯悉致。”
材料五 商鞅变法中,商鞅吸取西周后期诸侯的崛起,周王对诸侯失去控制,于是改革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在全国推行了县制,县长官由秦王直接任免。
(1)材料一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有哪些?周王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2)材料二三四说明当时的受封诸侯对周王主要尽哪些义务?
(3)结合材料五,阐述推行县制的目的?商鞅还实行了哪些措施
读下面的表与图,按照问题提示回答
时间 |
远古人类 |
约170万年 |
1 |
2 |
北京人 |
3 |
山顶洞人 |
约7000年 |
4 |
5 |
半坡人 |
6 |
7 |
表一
图一图二
(1)在答题卡上按指定序号填写表一的内容
(2)图一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
图二的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
(3)由图得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 和
(4)仔细观察陶器上的图案,想一想,这些图案说明了什么?
读图说史
(1)图A、B、C分别是谁,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2)请分别指出他们所参与最重要的历史活动。
(3)以上三个历史人物,你最欣赏哪一位?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