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四万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中写道:“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两次武装起义?
(3)毛泽东在《七律·长征》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导致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中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是什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你认为今天应该发扬哪些长征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中世纪后期,欧亚世界有了一个不寻常的重大发展。……欧亚大陆西端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彻底的变革。西欧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在发生深远的变化。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就西欧所具有的新动力的一个表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北美社会的演变在一些方面超过了旧大陆。……诚然,殖民地曾经被用于解释和证明他们反抗国王乔治三世和英国议会合法性的思想就主要来自“英国人的权利”的传统定义。此外,更激进的“人的权利”的定义也发挥了作用。……实际上许多欧洲人认为,美利坚合众国认识到的“人的权利”构成了一个模式,即欧洲陷入黑暗和落后的民族,可以为此而充满期待地振作起来。
材料三: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中世纪后期,西欧所经历的“空前的、彻底的变革”是指什么?西欧“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开端于哪一重大事件?
(2)据材料二,当时英国议会阐述“英国人的权利”的重要文件是什么?“美利坚合众国认识到的‘人的权利’”的重要文件是什么?从政治制度的角度来看,为什么说“北美社会的演变在一些方面超过了旧大陆”?
(3)据材料三,请举出英国在这三大革命中的代表性成就。三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先进思想如同冲破黑暗之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作品《西斯廷圣母》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
材料二:“同迷信进行斗争的人是人类的恩人”;“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还获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什么?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有何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在它的影响向下欧美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指的什么?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空前的震荡和可贵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现代化进程中的震荡
材料一两幅历史图片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两个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 1929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市场上出现了抛售股票浪潮,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到10月24日(星期四),举国上下谣言四起造成了金融不稳,人们惊恐万状,被吓坏了的投资者们命令他们的经纪人抛售股票,导致美国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据人民网《历史上的今天》
(2)材料二所述股市的崩溃成为什么事件的开端?针对这个事件,德日采取了什么措施?
主题二:现代化进程中的探索
材料三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第十三次例行代表大会的代表向俄国无产阶级表示热烈祝贺,祝贺它在遭世界大战造成的骇人听闻的痛苦磨难之后,在世界上首先打碎了专制制度的锁链,消灭了资产阶级并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便建立一种新的、公正的没有奴隶也没有统治者的世界社会主义制度。
——据《现代史文献选编》第一卷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当中,美、英、苏等一些主要反法西斯国家,在同德、意、日法西斯作战的同时,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避免世界大战再度爆发。经过反复协商,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正式作出了战后成立联合国的决议。
——据《联合国风雨六十年》等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成立的主要背景。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据材料指出沙皇政府改革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该国工业化的最终实现是通过什么措施完成的?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摘自《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不要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增加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具体指什么? 这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重要的反危机法案,该法案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3)材料三中所说的“反危机法案”具体指什么法令? 据材料三概括该法案包括的具体内容。
材料一 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他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他说:“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一句话,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伏尔泰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利的唯一国家。”
——《理性之剑——重读伏尔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继承的“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这场运动的影响有哪些?他所推崇的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二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他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没有因为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现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材料三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主张所颁布的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