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我们从这首唐诗不能看出 ( )
A.商人经营范围广,商品种类多 | B.商人足迹遍布全国甚至边疆地区 |
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 D.长安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 |
(2009年4月广东省惠州市二模8题)这四幅画反映的主题是:
A.人文主义 | B.殖民扩张 | C.人和世界被发现 | D.基督教统治世界 |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A.上帝 | B.罗马教皇 | C.马丁·路德 | D.贵族 |
马克思指出:“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这里的“他”是指:
A.达尔文 | B.牛顿 | C.伽利略 | D.马丁•路德 |
右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反映的实质是
A.信仰即可得救 | B.教皇权力至上 |
C.《圣经》权威下降 | D.教会从属于国家 |
雕刻家罗丹(1840~1917年)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都是怀疑者,他们批评从古代以来认为天经地义的‘真理’,他们都有监视的目光。”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什么?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强调理性尊重科学 |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了古代以来各种定律及学说 |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各种宗教迷信,尤其是天主教的教规 |
D.反对工业革命带来的贫富分化,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