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据此回答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中国历史上一场

A.政治运动 B.启蒙运动 C.思想文化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③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列不属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孟子被称为“亚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

A.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B.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C.把孔子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
D.十分崇拜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到和谐

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A.“克已复礼” B.“民贵君轻”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德服人”

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下列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孔子的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B.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界占绝对统治地位
C.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是孔子的思想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而形成的
D.孔子的思想,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晋初刘毅在《请罢中正除九品疏》中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下列改变这一局面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下图是一副残缺的古代“政权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全国所有地区都设置了行省

2012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门下省 D.通判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雅典的梭伦改革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进步影响,它们共同特点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推进了民主进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