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常常发生两种电化学腐蚀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负极发生的反应相同 | B.正极发生的反应相同 |
C.酸性水膜中,正极吸收氧气反应 | D.中性水膜时,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
下表列举的各组事实中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陈述Ⅰ(原因) |
陈述Ⅱ(结果) |
A |
O3能吸收紫外线 |
大气层中的O3被称为地球保护伞 |
B |
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铝少 |
钠的金属性比铝强 |
C |
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
酸性:氢碘酸强于盐酸 |
D |
N2+3H2![]() ![]() |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在高温下进行 |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K+、Fe3+、NH4+、Cu2+、SO42-、SO32-、CO32-、Cl-、Br-这几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①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7。
②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
③另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
CCl4层呈橙色,用分液漏斗分液。
④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H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⑤在滤液中加入AgNO3和HNO3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Cu2+、NH4+、SO42-、CO32- |
B.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a+、K+、SO32-、Br- |
C.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
D.若步骤④改用BaCl2溶液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 |
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②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⑦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⑧根据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A.①④⑤⑥ | B.③④⑤⑥ | C.只有①③ | D.全部正确 |
将Fe、Cu、Fe2+、Fe3+和Cu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后Fe有剩余,则容器中其它存在的单质或离子只能是( )
A.Cu、Fe3+ | B.Fe2+、Fe3+ | C.Cu、Cu2+ | D.Cu、Fe2+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过量SO2通入Ba(NO3)2溶液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 |
B.1mol的Cl2通入含1mol FeI2的溶液中:2Fe2++2I-+2Cl2=2Fe3++4Cl-+I2 |
C.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 HCHO+2[Ag(NH3)2]++2OH- ![]() |
D.向硫酸铝铵矾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
NH4++Al3++2SO42-+2Ba2++5OH-=AlO2-+2BaSO4↓+NH3·H2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