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措施,属于土地“节流”的是(  )

A.积极开垦荒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B.全国都来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C.在半干旱区的耕地采取退耕还牧政策
D.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所引起使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关于水寒效应、风寒效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水寒效应”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B.“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热量的传递方式都是潜热输送
C.“风寒效应”通过大气运动将身体周围热空气带走,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D.“风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都是关注大气温度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身体潮湿时散失体热速度是干燥时的25倍,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
B.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水寒效应
C.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
D.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为晨昏线。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读图完成下题。

此日,图中甲港的日落地方时大约为

A.6时20分 B.5时20分
C.17时40分 D.16时40分

此日,乙岛居民观察到日落时太阳的方位是

A.东南 B.东北 C.正北 D.西南

读“我国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图中B-C-D-E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图中A地区所处纬度较低,距海近,水热充足,河流流量大,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这些特征体现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 B.整体性
C.周期性 D.差异性

下图为第五套2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桂林山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构成图示景观山体的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

A.岩浆岩 B.变质岩
C.花岗岩 D.沉积岩

图示景观的形成主要受到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与沉积 B.风力侵蚀与沉积
C.海浪侵蚀与沉积 D.冰川侵蚀与沉积

某地质勘探小组沿着自西向东方向,在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处对我国某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下表。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该区域可能属于

地点
A
B
C
海拔(m)
400
250
460
某沉积岩埋藏深度(m)
412
73
421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