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某地方政府强制“拉闸限电”,导致很多企业陷入有订电却无供电的窘境,很多居民用电也受到限制。下列观点能针砭时弊的有
①“饮鸠止渴,掩耳盗铃”之举,偏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
②“一风吹,一刀切”之举,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③“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之举,影响生产和生活
④“对症下药”之举,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减排任务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欧洲“罗塞塔”人造探测器在飞行10年约64亿千米后,于2014年8月成功追上“丘 留莫夫一格拉西缅科”彗星,然后又于11月释放着陆器“菲莱”,登陆彗星表面。这是人造探测器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彗星上进行软着陆,2015年它将发回更多数据,使科学家们得以近距离观察彗星的变暖和演化。这一探索成果说明
①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促进事物规律的改变
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③科学研究活动总能使人们获得这样或那样的科学发现
④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改革开放以来的“依法治国”路线图表明

1978 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16字方针
1997 年
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002 年
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07 年
十七大提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 年
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014 年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

①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②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一期年均有95亿立方米水送至北方,其中北京将年均受水10.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将增加50多立方米。 江水进京后,北京将逐步淘汰城区6900眼自备井,让地下水水源地“休养生息”, 以改善北京的生态环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12月13日,中国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习近平在国家公祭仪式上强调,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桿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这表明

A.我国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B.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决定性力量
C.同各国人民团结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D.我国必须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我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旨在
①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
②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凝聚民族力量,提升国家政治力
④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2015年,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加大力度,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网上立法听证会、网上立法民意调查、网上征求意见座谈会,引导其在“羊场论坛”“市民议政厅”等电视网络栏目、立法官方微博和立法官方微信参加立法讨论等活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的做法
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
②提高了社会公众参与立法的广度和深度
③降低了立法门槛,使立法更民主和科学
④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助推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