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动力。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我们应全部吸收
③如果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就会发挥积极作用
④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0年,中国电影业发展迅速,故事片产量达到526部,较2009年增幅达到15%,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101.72亿元。电影电视剧
A.不是商品,因为我们不用交换就可以看得到 |
B.是商品,因为它是有用的东西 |
C.不是商品,因为它是无形的 |
D.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
2012年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届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讲话时强调,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其哲学依据是
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无臂钢琴师刘伟的颁奖词为:“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命运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了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换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这作证了实现人生价值
①要学会拒绝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② 要用坚定的理性信念支撑自己
③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④ 取决于社会对个人创造价值的承认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如图漫画表明
A.正确的认识产生于争论之中 | B.对同一事物人们很难有共识 |
C.人们立场、观点不同,认识往往不同 | D.受知识水平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 |
2010年4月28日,国务院在审议通过的《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之所以进行改革,是因为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④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