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③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④作者对“原理”的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 A.①②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②④ |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的规定始于
| A.《南京条约》 | B.《辛丑条约》 |
| C.《天津条约》 | D.《马关条约》 |
“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
| A.重农抑商 | B.削弱相权 | C.君主专制 | D.中央集权 |
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主要反映
①政治决策封闭②行政效率低下③皇权专制强化④宦官参政妨碍阁权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 A.汉朝 | B.唐朝 | C.明朝 | D.清朝 |
陆游诗《纵笔》:“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有同学据此认为行省制度开始于宋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较低,不宜采信 |
| B.宋代行省与元代行省同名异物,没有任何联系 |
| C.利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可以证明行省制度源头在宋代 |
| D.元代吸收了前代地方统治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