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柬之传
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人。少涉经史,补太学生。祭酒令狐德棻异其才,而以王佐期之。中进士第,始调清源丞。永昌元年,以贤良召,时年七十余矣。对策者千余,柬之为第一。授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时突厥默啜有女请和亲,武后欲令武延秀娶之。柬之奏:“古无天子取夷狄女者。”忤旨,出为合、蜀二州刺史。故事,岁以兵五百戍姚州,地险瘴,到屯辄死。柬之力陈其弊,疏奏
不纳。俄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长安中,武后谓狄仁杰曰:“安得一奇士用之?”仁杰曰:“陛下求文章资历,今宰相李峤、苏味道足矣。岂文士龌龊,不足与成天下务哉?”后曰然仁杰曰荆州长史张柬之虽老宰相材也用之必尽节于国即召为洛州司马它日又求人仁杰曰臣尝荐张柬之未用也后曰迁之矣。曰:“臣荐宰相而为司马,非用也。”乃授司刑少卿,迁秋官侍郎。后姚崇为灵武军使,将行,后诏举外司可为相者,崇曰:“张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其人老,惟亟用之。”即日召见,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进凤阁侍郎
诛二张也,柬之首设其谋。以功擢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汉阳郡公,实封五百户。不半岁,以汉阳郡王加特进,罢政事。柬之既失权,愿还襄州养疾,乃授襄州刺史。临行,中宗为之赋诗祖道,又诏群臣饯于定鼎门外。至州,持下以法,虽亲旧无所纵贷。会汉水涨啮城郭,柬之因垒为堤, 以遏湍怒,阖境赖之。又恳辞王爵,不许。俄及贬,又流泷州,忧愤卒,年八十二。景云元年,赠中书令,谥曰文贞,授一子官。柬之性刚直,然邃于学,论次书数十篇。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五》,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以王佐期之期:约定 |
B.俄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俄:不久 |
C.会汉水涨啮城郭会:适逢 |
D.然邃于学邃:精深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而以王佐期之臣荐宰相而为司马 |
B.而以王佐期之其人老,惟亟用之 |
C.后诏举外司可为相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D.其人老,惟亟用之柬之首设其谋 |
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张柬之“刚直”的一组是( )
①对策者千余,柬之为第一 ②柬之奏:“古无天子取夷狄女者。”
③柬之力陈其弊,疏奏不纳 ④诛二张也,柬之首设其谋
⑤又恳辞王爵,不许 ⑥虽亲旧无所纵贷
A.①②⑥ | B.③④⑤ | C.②③⑥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柬之年轻时涉猎经书史籍,补缺为太学生。他先后担任清源县丞、监察御史、凤阁舍人等职务。 |
B.张柬之先后得到狄仁杰、姚崇的推荐,逐渐被武后赏识并担任重要官职。 |
C.张柬之启程前往襄州前,中宗为他赋诗祭路神,还下诏命令群臣在定鼎门外为他饯行。 |
D.张柬之死后,景云元年被追赠为中书令,谥号文贞,他唯一的儿子也被授予官职。 |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后 曰 然 仁 杰 曰 荆 州 长 史 张 柬 之 虽 老 宰 相 材 也 用 之 必 尽 节 于 国 即 召 为 洛 州 司 马 它 日 又 求 人 仁 杰 曰 臣 尝 荐 张 柬 之 未 用 也 后 曰 迁 之 矣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岁以兵五百戍姚州,地险瘴,到屯辄死。
②至州,持下以法,虽亲旧无所纵贷。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许善心,宇务本,九岁而孤,为母范氏所鞠养。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诵记,多闻默识,为当世所称。家有旧书万余卷,皆遍通涉。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曰:“才调极高,此神童也。”起家除新安王法曹。
陈亡,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藉草东向,经三日。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复出北面立,垂涕再拜受诏。明日乃朝,伏泣于殿下,悲不能兴。上顾左右曰:“我平陈国,唯获此人。既能怀其旧君,即是我诚臣也。”
左卫大将军宇文述每旦借本部兵数十人以供私役,常半日而罢。摄御史大夫梁毗奏劾之。上方以腹心委述,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经二十余日,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其数虽多,不合通计,纵令有实,亦当无罪。诸兵士闻之,更云初不被役。上欲释之,付议虚实,百僚咸议为虚。善心以为述于仗卫之所抽兵私役,虽不满日,阙于宿卫,与常役所部,情状乃殊。又兵多下番,散还本府,分道追至,不谋同辞。今始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苏威、杨汪等二十余人,同善心之议。其余皆议免罪。炀帝可免罪之奏。
宇文化及杀炀帝之日,隋官尽诣朝堂谒贺,善心独不至。许弘仁驰告之曰:“天子已崩,宇文将军摄政,合朝丈武莫不咸集。天道人事,自有代终,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广善心怒之,不肯随去。弘仁反走上马,泣而言曰:“将军于叔全无恶意,忽自求死,岂不痛哉!”还告唐奉义,以状白化及,遣人就宅执至朝堂。化及令释之,善心不舞蹈而出。化及目送之曰:“此人大负气。”命捉将来,骂云:“我好欲放你,敢如此不逊!”其党辄牵曳,因遂害之。
(节选自《隋书》卷五十八)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垂涕再拜受诏 涕:眼泪 |
B.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推:审问 |
C.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候:等候 |
D.虽不满日,阙于宿卫阙:空缺 |
以下句子中,全都是表明许善心忠诚于隋朝的一组是(3分)
①善心哭尽哀,人房改服②善心怒之,不肯随去
③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④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
⑤忽自求死,岂不痛哉⑥善心不舞蹈而出
A.①②④ | B.①③⑥ | C.②④⑥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善心自幼聪明,所听到的当时就能记下来,家里有旧藏书一万多卷,所涉猎的范围很广,被徐陵称为神童。 |
B.许善心对陈朝十分忠诚,深受隋文帝赏识,认为他既然能怀念旧日君王,也就是我朝的忠臣。 |
C.许善心认为宇文述在侍卫中抽调士兵役使不满整天,虽然有缺于宿卫,但与平常役使这些部门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同。 |
D.宇文化及派士兵捉他到朝堂,又下令释放了他,许善心没有拜谢就出去了,化及认为他心中有很大的气愤,就害死了他。 |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熟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24.⑴颜回能“闻一知十”,说明他具有怎样的学习能力?
⑵请就这两则论语中孔子的某一教育特色作简要评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左思传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纸笔,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扬雄《羽猎》摛藻于后;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世咸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斯文吾有异焉,故聊以馀思为其引诂。”自是之后,盛重于时。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注]伧父:粗野的人。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遇得一句,即便疏之疏:记录 |
B.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谢:逊色 |
C.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练:通晓 |
D.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加:增加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B.谧称善,为其赋序秦王为赵王击缻 |
C.使读之者尽而有余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
D.遂辍笔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
阅读下面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①唐代白居易写过一首名为《鸟》的诗:“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近来媒体报道:由于市场上松子、榛子一直热销,导致松鼠基本上只能在挨饿的状态下熬过漫长冬季, 有人呼吁少吃或不吃此类坚果。
②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
24、材料1、2的价值取向有所不同,请围绕“仁”作出简述。(4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哭庵传(清)易顺鼎
哭庵者,不知何许人也。其家世姓名,人人知之,故不述。
哭庵幼奇惠,五岁陷贼中,贼自陕、蜀趋郧、襄,以黄衣绣褓缚之马背,驰数千里。遇蒙古藩王大军,为骑将所获,献俘于王。哭庵操南音,王不能辨,乃自以右手第二指濡口沫书王掌。王大喜曰:“奇儿也!”抱之坐膝上,趣召某县令使送归。十五岁为诸生,有名。十七岁举于乡。所为诗歌文词,天下见之,称曰才子。巳而治经,为训诂考据家言;治史,为文献掌故家言;穷而思反于身心,又为理学语录家言。然性好声色,不得所欲,则移其好于山水方外,所治皆不能竟其业。年未三十而仕,官不卑,不二年弃去;筑室万山中居之,又弃去。
综其生平二十余年内,初为神童,为才子,继为酒人,为游侠。少年为名士,为经生,为学人,为贵官,为隐士,忽东忽西,忽出忽处,其师与友谑之,称为神龙。其操行无定,若儒若墨,若夷①若惠②,莫能以一节称之。为文章亦然,或古或今,或朴或华,莫能以一诣绳之。要其轻天下、齐万物之性,非尧舜、薄汤武之心,则未尝一日易也。
哭庵平时谓天下无不可哭然未尝哭虽其妻与子死不哭及母没而父在不得渠③殉则以为天下皆无可哭,而独不见其母可哭。于是无一日不哭,誓以哭终其身,死而后已。因自号曰“哭庵”。
注:①夷:伯夷②惠:柳下惠③渠:通“遽”,立即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趣召某县令使送归趣:急忙 |
B.十七岁举于乡举:推举 |
C.忽东忽西,忽出忽处处:隐居 |
D.莫能以一诣绳之绳:衡量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誓以哭终其身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
B.为骑将所获耳得之而为声 |
C.穷而思反于身心善假于物也 |
D.而独不见其母可哭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