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君主有颁布《罪己诏》的传统。其内容一般是君主反省自己的德行和政策。唐德宗曾颁《罪己大赦诏》曰:“天谴于上而朕不悟, 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与上述思想有关的派别是:
A.儒家 | B.道家 | C.法家 | D.墨家 |
1871年,马克思成了伦敦“受诽谤最多、受威胁最大的人”,因为他已经成了支持巴黎公社的“国际大首领”。这反映了()
A.马克思无法阻止巴黎公社的失败 | B.马克思给予巴黎公社以支持 |
C.资产阶级对巴黎公社缺乏预见性 | D.英国企图出兵镇压巴黎公社 |
肖邦的祖国波兰在近代曾被外国瓜分,他在巴黎完成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舒曼曾称赞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这体现出()
A.肖邦的音乐作品具有明显的民族色彩 | B.波兰的资本主义发展十分缓慢 |
C.波兰音乐在肖邦生活的时期走向巅峰 | D.民族乐派的音乐充满感伤情绪 |
贝尔纳认为:“在每个(科学进展的)事例里,总是当时的社会流动性能让手艺人和学者碰到一起,有时还使二者合而为一。”以下事例与此说法相符的是()
A.达尔文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
B.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成功研制出发电机 |
C.富尔顿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汽船 |
D.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
据《旧制度与大革命》记载,1770年,法国大法官马尔泽尔布对国王说道:“陛下,您的王冠虽然来自上帝;但是,您没有理由不欣然相信,您的权力也来自臣民的自愿服从。在法国存在着某些属于国民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该言论()
A.其背景是法国已经实现了民主共和 |
B.实质上是要求推翻封建政权的宣传 |
C.与资产阶级政治启蒙思想基本一致 |
D.希望在法国实现立法和司法独立 |
15世纪末,一个葡萄牙水手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就到达了卡利库特城(印度)。当地王公……询问我们的司令(达·伽马)所需要的是什么。司令回答说,他是受葡萄牙国王之命东来的……找寻那些基督徒。”这说明()
A.该船队是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船队 |
B.该船队是从地中海穿插到印度的 |
C.传播宗教是探寻新航线的理由之一 |
D.印度是新航路开辟最主要的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