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开展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向深入,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这是因为( )
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③这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④青少年能否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进入初中阶段,我们到了新集体里,换了新的环境,我们会有许多原来不相识的同学。面对新环境,我们应该
①做好角色转换 ②做好心理上的调整
③主动调整生活节奏 ④等待他人的帮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利于发掘自己潜能的有()
A、想成为画家,就想像自己成功的情景
B、每次碰到难题的时候,我总是对自己说“我是世界上最笨的人”
C、尽管我现在还没发表过文章,但是我仍然坚持向报社投稿
了解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要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可以通过自我观察,并进行比较来认识自己。下面同学的做法中可取的是( )
A、小明的父母是普通工人,他看到同学们的父母大多是干部、医生,感到很丢人
B、小俊看到自已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他就经常瞧不起别人
C、小华经常观察其他同学的学习及思想表现,发现自己与他们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于是在发扬自己优点的同时,积极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进者必日退,未有不进不退者。”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① 世界是不变的
② 我们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
③ 经常自我检查,努力保持和发挥优势,改正不足,才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
④集体对一个人的评价最全面、更客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5·12汶川大地震中,许多学校的校舍被毁。然而灾后不久,在临时搭起的“帐蓬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和孩子们欢乐笑声又重新响起。虽然他们饱受灾难之苦,但他们对学习的热爱仍初衷不改。这启示我们()
①要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不轻言放弃②只有艰苦的环境才能激发我们学习的积极性③要更加珍惜党和国家给予我们的学习的权利和机会④我们的条件好,没有必要发扬灾区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
A.①③ B.②③ C.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