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
秋天(杨炼)
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
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那是只金色的小船,
载满秋天的回忆。
落叶夹进书册,
花朵却遗失在夜里。
一抹淡淡的初霜,
叫心灵懂得了分离。
分离就分离吧,
逝去的就悄悄逝去。
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
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再不必追悔往事,
更无须怨十艮自己,
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
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朗读时断句和重音处理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 B.叫心灵/懂得了分离
C.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D.更/无须怨恨自己

作者写秋天是以什么事物为触发点的?围绕它抓住了哪些特征?
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既不悲秋、慨叹人生之无常,也不颂秋、盛赞人生的收获与成熟,而是表达一种用平常心态对待生活的态度。
B.诗中用“落叶”来形象地表明人生的聚散离合非常自然,常见,无须追悔,不必怨恨。
C.诗的二、三两节抒发了诗人由悲哀到快乐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波澜。
D.这首诗的亮点在第三节的“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意在说明生活中既有美好的记忆,又会不断出现新的内容。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名著阅读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这首诗选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_的诗集 _
这首诗主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并根据诗集的内容,说说该诗集主要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
花下醉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简要概括首句中“不觉醉”的原因。(2分)
有人说诗中的三、四两句是仿白居易《惜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中的前两句而来,你的看法如何?请分析回答。(3分)

阅读杜甫的《送韩十四江东觐省》一诗,完成题。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从这首诗内容看,“万事非”中的“万事”是指哪些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不少表现手法?写出其中一种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春山夜月》回答下面的问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这首诗第二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王维的《酬张少府》一诗,完成题。(6分)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王维诗中很善于用“空”字,请对“空知返旧林”中的“空”作简要分析。


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