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环境条件
光照和水分
1号
2号
3号
4号
天数
光照充足,
适量浇水
遮光,
适量浇水
光照充足,
不浇水
光照充足,
大量浇水

几天后,观察实验现象回答:1号和2号的变量是         ,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号、3号、4号的变量是           ,1号苗的作用是              。该实验结论是什么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所设置的实验,请据表中的内容回答问题:

瓶号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1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种子不萌发(既不发芽)
2
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种子萌发
3
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种子不萌发
4
放过量水浸没种子,置于温暖处
种子不萌发

(1)只要一个条件不相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就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如1号瓶和2号瓶只有水分不同,因此1号瓶和2号瓶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再如2号瓶和4号瓶只有空气的量不同(2号瓶水少量,能获得足够的空气,而4号瓶,由于被水浸没没有足够的空气),因此也可组成一组对照实验。那么在本实验中可构成________组对照实验。
(2)如果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号瓶和_______号瓶进行对照试验。
(3)1号瓶和3号瓶能不能组成一组对照实验?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
(4)观察1号瓶和2号瓶的设计过程,你可提出什么问题?______,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

小明同学的弟弟饭前总不爱洗手,为让他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小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用随手可得的材料和弟弟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找两个相同的馒头,一起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待冷却后起盖,让弟弟尽快用手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肥皂把手认真洗干净后,在乙馒头上按一下.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相同的洁净塑料袋并密封好.一起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甲、乙两馒头的变化.
(1)几天后形成较多、较大菌落的是 馒头.
(2)将“两个馒头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
(3)用“两个馒头和两个的塑料袋”的目的是设置一组 实验.
(4)“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的过程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 步骤.
(5)选用相同馒头和塑料袋,用同一手指的目的是

如表给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实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瓶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1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2
较少量水,置于温暖环境
萌发
3
放少量水,置于凉箱冷藏
未萌发
4
放过量水,置于温暖环境
未萌发

(1)本实验中,对照设置的方法是什么?
(2)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3)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如何设计探究方案?探究的结论是什么?

如图是张明同学设计的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张明实验时,用黑布将整个装置遮盖起来,不让光线透入,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2)第二天揭开黑布,张明发现装置内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大钟罩内的 的浓度大大增加.
(3)将燃烧着的火柴放进大钟罩内,火柴立即熄灭,说明大钟罩内 的浓度大大降低.
(4)这个实验说明:植物体的呼吸作用是吸收 ,放出
(5)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某班学生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甲、乙丙三套实验装置.请据图作答:

(1)第一组探究氧气是在光照条件下由绿色植物产生的,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2)第二组同学利用甲装置进一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记录灯泡与试管距离和每分钟产生的气泡,实验结果如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下列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中,与该原理有关的是
A.多施化肥 B.合理密植 C.实时播种 D.过量浇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