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下列问题:
Ⅰ、图1是仙人掌类植物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图2表示不同地区A、B、C三类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该类植物夜间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原因是              
(2)图1所示植物对应图2中的          类植物(填字母),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该特殊的CO2同化方式是           的结果。
(3)图2中的A类植物在10~16时          (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从CO2供应角度分析原因有                                                 
(4)与上午10时相比,中午12时B类植物细胞中C5含量变化是              
Ⅱ、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区持续干旱,使农作物减产。某学校的科技小组通过实验对甲、乙两个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比较,从而选出更适于高温干旱的环境中生存的小麦品种。
原理: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中,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的CO2会减少。在低CO2浓度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更适于高温干旱的环境。
材料用具:灵敏的CO2红外线测量仪,两个密闭的小室(容积都为1L),两个品种的新鲜小麦叶片,剪刀等。

实验步骤:
(1)取甲、乙两个品种的小麦叶片,用剪刀分别剪出表面积都为10cm2的叶片若干备用。
(2)取两个密闭小室,分组编号为A、B。
(3)在A密闭小室里放入5张备用的甲品种小麦叶片(互相不重叠),在B密闭小室中放入          小麦叶片。
(4)把两密闭小室放在                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用红外线测量仪测量密闭小室内              变化。
(5)在相同的时间内,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出如下草图:
①由图可知         品种的小麦更适于高温干旱的环境。
②问题思考:能否通过测量结果间接反应出,在相同的实验时间内,甲、乙两个品种小麦叶片的呼吸作用的大小        (填能或不能)
(6)为什么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中,植物对CO2的吸收会减少?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麦的高秆 (D) 对矮秆 (d) 为显性,抗锈病 (T) 对不抗锈病 (t) 为显性。锈病是锈菌引起的,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品种杂交, F1全为高秆抗锈病, F1自交得 F2419 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 236 株、高秆不抗锈病为 78 株、矮秆抗锈病 79 株、矮秆不抗锈病为 26 株。试分析回答:
(1) 通过后代表现型的数量关系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_________ 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定律。
(2) 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
(3) 在F2新出现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新类型的比例为 _________ 。
(4) 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是人们所需要的优良品种。在利用题中亲本培育过程中,应在代选出矮秆抗锈病小麦,然后,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即为人们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下列三个图为真核细胞内三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二、三所表示的三个过程在细胞核内完成的有       (填图示的番号),属于基因表达的有(填图示的番号)。
(2)图一所示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周期的   期;复制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在细胞周期的期分开。如果图二中是以C链作模板链合成A链,参与该过程的酶是
(3)含有密码子的链是(用图中字母回答),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种。
(4)图三所示的生理过程不可能发生在人体的。

A.乳腺细胞 B.肝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神经细胞

(5)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控制      来直接影响性状,二是通过控制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继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发成功后,膀胱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最近,科学家培育出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请回答:
(1)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体细胞,常用方法是。进行基因转移时,通常要将外源基因转入中,原因是
(2)在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必须用酶和酶。常用的运载体有等,而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例如应具有以便进行筛选。
(3)通常采用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插入了小鼠的基因组。
(4)在研制膀胱生物反应器时,应使外源基因在小鼠的细胞中特异表达。
(5)为使外源基因在后代长期保持,可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的转入细胞中构成重组细胞,使其发育成与供体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该技术称为
(6)在DNA粗提取实验中,向在溶解DNA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A.有利于溶解DNA B.有利于溶解杂质
C.减少DNA的溶解度 D.减少杂质的溶解度

“基因靶向”技术可对细胞内染色体组进行特异性的遗传修饰,下图为借助 “基因靶向”技术获得定点突变小鼠的主要操作步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ES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动物细胞培养所需营养除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外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
(3)在该实验操作中,小鼠囊胚的供体与胚胎移植的受体,应尽量为同一只小鼠。如果不是,应采用______________诱导同步发情,使其与供体处于同一生理状态,保证移植的胚胎能够继续正常发育。
(4)从现代生物技术角度来看,图示流程涉及到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

传统农作物育种途径往往是通过杂交获得,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品种的培育途径逐渐被扩宽。目前至少有7种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途径被广泛应用。下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_____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___________育种方式。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途径是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这两种育种方式相比较,后者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2)B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方法原理为______________。上述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中原理相同的有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4)G所示过程可以采用花粉粒通道法,这是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的___________环节。检测此过程完成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从悬浮培养的单细胞或胚囊中,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胚状体,并将其包埋在一个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外包裹上人造种皮,制成人工种子。目前,我国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在烟草、水稻、小麦和玉米等植物上成功诱导出胚状体,而美、日等国正着手将人工种子商品化。离体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6)由人工种子萌发出的植株与天然种子萌发出的植株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