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备过程中不需要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
B.杂交瘤细胞具有浆细胞与癌细胞的所有特点 |
C.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即可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
D.单克隆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用作体外诊断试剂 |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演替阶段 |
群落类型 |
植物种类数/种 |
||
草本植物 |
灌木 |
乔木 |
||
1 |
草丛 |
34 |
0 |
0 |
2 |
针叶林 |
52 |
12 |
1 |
3 |
针、阔叶混交林 |
67 |
24 |
17 |
4 |
常绿阔叶林 |
106 |
31 |
16 |
A.该地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C.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会比草丛更复杂
D.草本植物种类始终最多说明群落类型没有改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常常趋向于稳态 |
B.依靠自我调节实现生态系统稳态 |
C.生态系统依赖于外界能量输入 |
D.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食草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 |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
C.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
D.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
B.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 |
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
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获知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 |
B.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 |
C.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D.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