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5分)课堂上老师按图I装置进行分子运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II所示。

(1)图I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2)同学们按图II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1】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 ~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步骤2】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回答问题:
① 实验中, E所起的作用是      
② 除了证明分子运动,由此实验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③ 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三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可以得到  g溶液;

(3)欲将适量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任答一种即可)。

材料一: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是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原理的生产过程:

①20℃时,将CO 2通入含NH 3的饱和NaCl溶液中,生成 NaHCO 3晶体和NH 4Cl溶液。

②将①中的产物 NaHCO 3晶体充分加热分解,得到Na 2CO 3、H 2O和CO 2

材料二: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g

NaCl

NH 4Cl

NaHCO 3

36.0

37.2

9.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①步反应中,有 NaHCO 3晶体析出,而没有NH 4Cl和NaCl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2)该生产过程中部分生成物可作为原料循环使用的是   ,同时得到的副产品NH 4Cl是一种氮肥。

材料一:人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如:乙氨酸(C2H5O2N)、丙氨酸(X)、丁氨酸(C4H9O2N)、戊氨酸(C5H11O2N)等。

材料二:乙氨酸的化学式也可写成NH2CH2COOH.乙氨酸的某些性质与醋酸类似,如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已知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

(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X为  

(2)根据材料二,写出乙氨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森林火灾;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烧毁。火灾的频繁发生,对社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针对以下灭火方式,写出相应的灭火原理。

(1)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  

(2)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3)野炊时用沙土将火堆掩埋,其灭火原理是  

“稀土”是我国重要的金属资源,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提出三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